氣缸的結構主要取決干氣體的工作壓力、排氣量、材料。 冷卻方式以及制造廠的技術備件等。氣缸的形式很多,按冷卻方式分,有風冷和水冷兩種;按缸內壓縮氣體的作用方式分,有單作用、雙作用和級差式氣缸;按氣缸所用材料分,有鑄鐵、稀土球墨鑄鐵、鋼等。
1、鑄鐵氣缸氣缸因工作壓力不同而選用不同強度的材料。一般工作壓力低于6.0MPa的氣缸用鑄鐵制造,工作壓力低于20MPa的氣缸用鑄鋼或稀土球墨鑄鐵制造,工作壓力更高的氣缸則用碳鋼或合金鋼制造。
如圖下所示為 4M12-45/210 二氧化碳活塞式空壓機—級缸,其作用是水冷雙作用組合鑄鐵氣缸。組合結構由環形缸體、錐形前缸蓋、錐形后缸蓋以及氣缸套四部分組成。因這種結構的缸體和缸蓋是分段的,所以鑄鐵應力降低,鑄造和機加工都比較方便,但密封比較困難且氣缸的同軸度較差。氣缸蓋與缸體是用長螺栓連接在一起的,結合處加有襯墊以防漏氣。鋼入缸套的目的是可用后量好、耐魔性好的鑄鐵制造,以延長壽金,并回通過申換不同內徑的缸套,得到不同的吸入容積,因而更能滿足氣缸系列化的要求。為了冷卻氣缸壁,缸套與外面一層壁構成的空間通以冷卻水,稱為水套。進、排氣閥配置在前后缸蓋上。在左側前缸蓋上設有調節排氣量的輔助余隙容積即補助容積,在右側的后缸蓋上因有活塞桿通過,故設有密封用填料函。
氣閥在氣缸上的布置方式,對活塞式空壓機的容積效率和氣缸結構有很大影響。布置氣閥的主要要求∶ 在滿足余隙空間條件下,使通道面積最大。
2、鑄鋼氣缸鑄鋼的澆鑄性較鑄鐵差,不允許用于制造復雜形狀的氣缸,還要求氣缸的各部位便于檢查和焊補存在的缺陷,因此鑄鋼氣缸的形狀只能設計得比鑄鐵氣缸簡單。鑄鋼氣缸有時采用分段焊接的方法制成,這樣容易保證形狀較為復雜的雙作用氣缸的鑄造質量。如圖 2-13 所示為內徑 185mm、工作壓力 13MPa 的鑄鋼氣缸。
3、鍛制氣缸因不可能鍛制出缸體所需的一切通道,有些通道只能依靠機械加工來獲得,故鍛制缸體的結構應比較簡單。如圖上所示為內徑為80mm、工作壓力為32MPa的整體鍛制氣缸。